歌长粉面红。

出自 宋代 晏殊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现代解析

“歌长粉面红”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画面:一个人因为长时间歌唱,脸上泛起了红晕。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魅力:
1. 画面感强——短短五个字,就像一张动态照片:歌声悠扬,唱得久了,脸颊自然透出红润。可能是兴奋,可能是用力,也可能是害羞,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2. 含蓄的美——不直接说“开心”或“激动”,而是用“粉面红”这样具体的细节暗示情绪,更显细腻。比如现在人说“她眼睛亮了”,比直接说“她很高兴”更有味道。
3. 生活的诗意——把日常场景(唱歌脸红)升华成诗,让人发现平凡中的美感。就像今天拍下一片夕阳发朋友圈,古人用文字记录瞬间的动人。

这句诗的好,在于它用最简单的语言,激活了读者的感官和联想——仿佛能听到歌声,看到红扑扑的脸,甚至感受到那份投入的热情。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