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芙蓉泪不干。

出自 宋代 秦观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
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雨水打在芙蓉花上,花瓣上的水珠像眼泪一样不断滚落。诗人用简单自然的意象传递出深情与哀愁。

核心魅力在于:
1. 巧用拟人手法 - 把带雨水的芙蓉比作哭泣的美人,花朵的柔弱易谢与人的伤感情绪自然融合
2. 双重意境美 - 既写实(雨中芙蓉)又写情(泪不干),画面感和情感共鸣同时存在
3. 留白艺术 - 不直接说"悲伤",用景物暗示,给读者想象空间
4. 音韵节奏 - "雨打"的清脆声与"泪不干"的绵长感形成听觉对比

普通人也能感受到:就像看到心爱之物被风雨摧残时,那种说不出的心疼和怜惜。诗人把这种人人都可能体会到的情感,用芙蓉带雨的景象完美呈现出来。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