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前路迷茫的怅惘之情,用生活化的场景传递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感伤。
"来时旧里人谁在"像极了我们回到故乡却发现熟悉面孔消失的体验——老房子还在,但当年一起乘凉的邻居、玩耍的伙伴早已四散。这种"熟悉的陌生感"会突然击中人心,让人意识到时光无情地带走了太多东西。
"别后沧波路几迷"则用茫茫海浪比喻人生路途。就像站在渡口看不清对岸,我们离开熟悉环境后,常常会在错综复杂的现实里迷失方向。这个意象精准捕捉了人在面对未知未来时那种孤独彷徨的心境。
两句诗形成巧妙对比:前句回望过去充满怀念,后句眺望未来尽是迷茫。诗人用"人谁在"的诘问和"路几迷"的感叹,把人生中这种前后失据的状态凝练成画面,让读者在沧桑的海浪与荒凉的故里意象中,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正是诗句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