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弦悄。知音少。

出自 宋代 晏殊 《喜迁莺·花不尽》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现代解析

“朱弦悄。知音少。”这句诗用简单的意象道出了人生中一种深刻的孤独感。

“朱弦悄”可以理解为红色的琴弦安静无声——琴是古代文人表达心声的工具,琴弦不响,暗喻无人倾听自己的内心。就像一个人抱着吉他却无人驻足,满腹心事只能沉默。

“知音少”直白点破核心:世上真正懂你的人寥寥无几。就像你兴奋地分享最爱的音乐,对方却敷衍点头;或当你陷入低谷时,旁人只看到表面热闹。这种“灵魂层面的理解者稀缺”的感慨,古今相通。

两句组合形成递进:先以“琴弦沉默”的画面引发共情,再用“知音难觅”点明主旨。看似浅白,却精准击中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困境——越是精神世界丰富的人,越容易感受到这种孤独。这种跨越千年的共鸣,正是其魅力所在。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