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去未停。

出自 宋代 晏殊 《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现代解析

“迢迢去未停”这句诗用最简练的文字描绘出一种永不停息的动态画面,像极了我们生活中那些不断向前、无法挽留的事物。

“迢迢”二字就像用望远镜看一条蜿蜒向远方的路,或是观察天边飞远的雁群,传递出一种悠长、遥远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河流奔涌、时光流逝、游子远行等自然又充满诗意的场景。

“去未停”三个字是整句的灵魂,用否定式强调了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像是说:这一切的远去从不会按下暂停键。这种持续不断的动态感,让简单的五个字突然有了生命力,仿佛能看到时间的长河在我们眼前滚滚向前。

整句诗妙在它用最经济的笔墨,既画出了空间上的遥远(迢迢),又表现了时间上的持续(未停)。这种双重意境让读者能代入各种人生体验——可能是思念远方的亲人,可能是感叹青春易逝,也可能是对理想追求的坚持。每个人都能在这流动的意象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