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出自 《格言联璧·接物类》

译文凡是被外物战胜的人,都是内在修养不足;凡是被奸邪改变的人,都是自身正气不足。

注释夺:动摇;改变。

赏析此句古语告诫人们,从内心修炼自己,注重道德修养,抵御外界的诱惑和邪恶。

现代解析

这句话讲的是内外平衡的重要性,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一个人如果总是被外界牵着鼻子走,本质上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如果总是被歪门邪道带偏,说明自身正气不足。

举个例子:有人整天在意别人的眼光,别人夸一句就飘,骂一句就崩溃,这就像一棵树没有扎稳根,风一吹就倒。这就是"外胜内不足"——因为内心没有主心骨,才会被外界评价左右。

再比如有人沉迷赌博、跟风做坏事,表面看是被诱惑带坏,其实是自己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就像房子门窗不结实,小偷才容易溜进来。这就是"邪夺正不足"——自身原则不坚定,邪念才有空子钻。

这句话的精妙在于用"内外""正邪"的对比,揭示了问题的本质:所有向外归咎的问题,都能在自身找到根源。它提醒我们:遇到困难时,与其抱怨环境,不如先修炼自己;对抗诱惑时,与其指望外界纯净,不如先筑牢自己的底线。这种向内求的智慧,放在今天依然实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