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或初冬的萧瑟画面,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浓郁的孤寂与哀愁。
“自别西风憔悴甚”可以理解为:自从与西风(秋风)分别后,整个人(或景物)变得格外消瘦颓败。这里用“西风”象征离别或时光流逝,而“憔悴”既可以是人的精神状态,也可以是草木凋零的景象,两者交融,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衰颓感。
“冻云流水平桥”则像电影镜头般展开:凝固的云层(冻云)低垂,河水缓慢流淌(流水),一座孤零零的小桥(平桥)横跨水面。三个意象叠加,营造出寒冷、凝滞、空旷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寒意笼罩,连时间都变得缓慢。
整句诗的精妙在于,它不直接说“我有多悲伤”,而是通过西风、冻云、流水、小桥这些日常景物,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一种无言的苍凉。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既避免了情绪的直接宣泄,又让画面自带感染力,普通人读来也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对应的画面,体会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