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出自 唐代 李白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译文您看那芳兰正被狂风摧折,日边的树枝上则聚集着喧四的雀群。

注释芳兰:芳香的兰草。

赏析此句诗人明面写眼前看到的景物,实际上是暗喻心中难以表达的感情,芳兰摧折,贤能之士偏偏遭遇不幸;鸟雀喧嚣,奸佞之臣得志猖狂;风吹、日没,则是政治黑暗,国势渐衰的写照。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动静对比鲜明的自然画面,传递出人生境遇的深刻隐喻。

前半句"风吹芳兰折"中,柔美的兰花被狂风吹折,象征美好事物在强大外力面前的脆弱。就像生活中才华横溢的人,可能因突如其来的打击而受挫。一个"折"字让人仿佛听见花茎断裂的脆响,充满画面感。

后半句"日没鸟雀喧"笔锋一转:夕阳西沉时,鸟雀反而叫得格外热闹。这里用黄昏的嘈杂反衬白天的沉寂,暗指小人往往在光明退场时才会放肆。鸟雀的喧嚷与兰花的沉默形成强烈反差,暗示君子失势时宵小之徒的猖狂。

两句通过自然现象道出世态炎凉:风象征无情的外力,落日代表环境变迁,芳兰喻指高洁之士,鸟雀则是趋炎附势之辈。不用直接说理,仅用意象对比就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现实的残酷,这正是古典诗歌"以景传情"的智慧。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