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出自 南北朝 卢思道 《从军行》

译文北方边塞的战火已照在秦汉离宫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兵出长安再出祁连山关隘。

注释朔方:北方。郡名。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甘泉:甘泉宫。飞将:飞将军李广。祁连:山名。匈奴语意为“天山”。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边疆战事紧急,烽火连天,长安的英勇将领迅速出征,前往祁连山前线作战的壮丽场景,它充满了强烈的战争气氛和英雄主义色彩,展现了古代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边关战事紧急、将士出征的壮烈画面,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它的魅力:

1. 画面如电影镜头
"朔方烽火"就像边关的红色警报台突然亮起,狼烟直冲云霄;"照甘泉"用火光映照皇宫的细节,暗示战报已传到中央。两个画面快速切换,营造出战争爆发的紧张感。

2. 对比产生的张力
前句写边境告急的混乱(烽火),后句写长安将领的迅速反应(飞将),就像灾难片中"危机爆发"与"英雄出动"的经典组合,形成动静对比的戏剧效果。

3. 隐藏的英雄故事
"飞将"借用汉代李广的典故(当时人称"飞将军"),虽未直接描写将领形象,但用这个称号就能让人联想到一位骁勇善战、雷厉风行的将军形象,给读者留出想象空间。

全句28个字就完成了从预警到出兵的完整叙事,像用文字拍了一部微型战争片,既有火光冲天的视觉冲击,又有名将出征的豪迈气势,通俗易懂又回味无穷。

卢思道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