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出自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译文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

现代解析

这句话讲的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在管理国家时,一定会让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具体来说,就是让百姓的收入能够满足三个基本需求:

1. 向上能赡养父母——老百姓赚的钱要足够供养年迈的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
2. 向下能养活妻儿——收入要能支撑家庭开支,让配偶和孩子过上温饱的生活。
3. 应对天灾人祸——丰收年景能吃饱穿暖,遇到灾荒年份也不至于饿死。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它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治国理政的核心:经济保障是民生根本
- 不是空谈道德,而是直接关注老百姓的"钱袋子"问题。
-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强调最基本的生存尊严——"能养家""不饿死"。
- 体现责任意识:把百姓生计是否稳定,作为评判统治者是否合格的标准。

直到今天,这句话依然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让普通人"有钱养家、有饭吃"永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