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春风一夜之间吹到衡阳,而衡阳与遥远的“楚水燕山”相隔万里的景象。
通俗理解:
1. “春风一夜到衡阳”——春天来得很快,仿佛一夜之间温暖的春风吹到了衡阳(湖南地名)。这里用“一夜”夸张地表现春风的迅捷,让人感受到季节变化的突然与惊喜。
2. “楚水燕山万里长”——衡阳与“楚水”(长江中下游)、“燕山”(北方山脉)相隔万里,强调距离的遥远。但春风却能跨越山河,暗喻自然的力量或某种情感(如思念)不受空间限制。
魅力所在:
- 画面感强:前句是近距离的“春风”,后句拉远到“万里山河”,一近一远,形成开阔的意境。
- 情感隐含:虽然写的是春风,但“万里长”可能暗指游子离家的遥远,春风能到,人却难归,淡淡透出思乡或无奈的情绪。
- 语言简洁:没有生僻字,但用“一夜”“万里”对比,让普通景物有了诗意。
总结: 表面写春风跨越山河,实则可能借自然现象表达人对时间、距离的感慨,简短却耐人寻味。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