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出自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译文善良、诚信充满人的形体叫做美,充满而且放出光辉叫做大。
赏析从“充实”之“美”到“神”,孟子第一次给美的形态作了等次上的区分,“充实之美”体现了将伦理与美结合的最初尝试,具有创新意义。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简单的比喻讲了一个人成长的两种境界:
第一层是"充实"——就像往瓶子里装水,装满了就叫"美"。这里的"美"不是指外表漂亮,而是指一个人内在扎实,肚子里有真东西。比如一个木匠手艺纯熟,一个老师知识渊博,这种实实在在的"满"的状态就是最基础的美。
第二层是"大"——就像装满水的瓶子在阳光下开始发光。这时候不仅内在充实,还能把这份充实转化为照亮他人的能量。比如袁隆平院士既有扎实的科研功底(充实),又用杂交水稻技术造福世界(光辉),这就是"大"的境界。
精髓在于:先练好内功是根本,但真正的了不起在于能把本事用来照亮世界。就像蜡烛要先有蜡(充实),然后才能发光(大)。现在很多人要么空喊口号不修炼本事,要么有本事却只顾自己,这句话提醒我们:既要踏实积累,也要勇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