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现代解析
这句“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看似在说月亮,实则借月亮表达人对美好事物长存的渴望。月亮圆缺本是自然规律,但作者偏要“任性”地许愿:希望月亮永远圆满,连短暂的残缺都不要有。这种看似天真的愿望,恰恰戳中了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们总希望幸福像满月一样持久,讨厌分离、遗憾或任何形式的“不完美”。
它的魅力在于用最日常的景象(月亮)道出最普遍的遗憾。就像今天的人拍照总想定格快乐瞬间一样,古人对着月亮许愿,本质上都是对“永恒圆满”的向往。而“休要暂时缺”里藏着细腻的观察:人们往往能忍受长久的平淡,却特别在意圆满被突然打破的瞬间,比如团聚后的离别、成功后的挫折。这种对“暂时缺”的敏感,让句子有了更深的共鸣。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