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出自 清代 曹雪芹 《咏红梅花得“花”字》

译文红梅疏朗的枝条和鲜艳的花朵,像身着红妆的美女竞相展现自己的奢华。

注释奢华:奢侈,豪华。

赏析此句用同字法,以两个“是”字总写梅的枝条、花朵,疏密有致,浓淡得宜,还用拟人手法表现了红梅花的华美,​“竞奢华”写出了贾府当时女儿如云,花团锦簇之境。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把春天里繁茂的枝叶比作女子梳妆时的发髻("疏是枝条"),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发髻上华丽的装饰("艳是花")。后两句直接描写:春天的少女们像参加选美比赛一样,争相打扮得光彩夺目("竞奢华")。

诗人用枝条和花的自然关系,巧妙对应了发髻和首饰的搭配,把植物生长和少女梳妆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种联想既新鲜又有生活气息,让读者瞬间能想象出春天里草木葱茏、少女们花枝招展的热闹场景。最妙的是"竞奢华"三个字,用略带夸张的说法,把年轻人爱美争艳的天性写得活灵活现,就像今天我们说"朋友圈晒照大赛"一样生动传神。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