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出自 《七律·长征》
译文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注释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赏析这句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岭山脉的蜿蜒起伏和乌蒙山的雄伟磅礴,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呈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红军长征时翻山越岭的壮阔场景。诗人把绵延的五岭山脉比作"翻腾的细浪",把雄伟的乌蒙山比作"滚动的小泥丸",通过这种强烈的反差达到两个效果:
1. 缩小法写山势:用"细浪""泥丸"这样微小的意象来反衬山的庞大,就像我们站在高处看远山会显得渺小一样,突出红军将士俯瞰群山的豪迈视角。
2. 动态化写行军:用"腾""走"两个动词赋予静止的山脉动感,把红军翻山越岭的行军过程,转化为群山主动为战士让路的画面,暗含"人定胜天"的乐观精神。
这种写法既真实反映了山区行军时"望山跑死马"的视觉体验,又艺术化地表现了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气概,让读者既能想象实际地理环境,又能感受战士们的昂扬斗志。就像用无人机航拍镜头,既拍出山脉的辽阔,又拍出队伍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