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出自 宋代 苏轼 《行香子·过七里濑》
译文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赏析此句节奏轻快,词人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更塑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三个短句描绘了同一条溪流在不同时刻的美景,像一组快速切换的电影镜头,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自然的变幻之美。
“过沙溪急”是白天的溪流:水流湍急地穿过沙石滩,我们能想象到溪水哗哗冲刷鹅卵石的动态,甚至仿佛能听到水声,感受到飞溅的水花。这里用“急”字活画出溪水的活泼性格。
“霜溪冷”是清晨的溪流:秋霜覆盖的溪流冒着寒气,一个“冷”字既写实(温度低)又传神(清冽的氛围),读着诗句似乎能感受到拂晓时分的寒意扑面而来。
“月溪明”是夜晚的溪流:月光把溪水染成银白色,水面像镜子般发亮。这个“明”字特别精妙,既写月光之亮,又写溪水之清,两者交融成就了通透的夜景。
三句诗看似简单,却藏着层层递进的美:从动态到静态,从听觉到触觉再到视觉,从具体到空灵。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溪水不同面貌的精准捕捉,自然流露出对山水之美的惊叹。这种用简练文字营造丰富意境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最迷人的地方。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