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译文空寂的山谷中,佛家诵经的声音显得分外沉静,水面上的月亮与它的倒影一起沉寂无声。

注释梵呗:指寺庙中诵经之声。

赏析这句诗以空山为背景,梵音悠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氛围。水月相映,影沉其中,更添一份幽深与神秘,令人心驰神往。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空灵静谧的山水夜景,用最朴实的自然元素传递出禅意与哲思。

“空山梵呗静”中,“空山”不是荒山,而是远离尘嚣的山林,连诵经声(梵呗)都渐渐消散,凸显出万籁俱寂的意境。这里的“静”不是死寂,而是一种包容万物的宁静,仿佛能听到落叶触地的声响。

“水月影俱沉”更妙:水面倒映的月亮和月影一起缓缓下沉,分不清是月亮在沉还是影子在沉。这种虚实交融的画面,让人联想到“镜花水月”的禅理——世间万物都如水中月影般亦真亦幻。

全句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山、水、月、影的互动,让读者自然感受到:真正的宁静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心灵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这种留白手法,比直白说教更有感染力,每个人都能从中品出不同的生命体悟。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