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出自 唐代 温庭筠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现代解析

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疆土辽阔、山河阻隔,但只要我们使用同样的文字、遵循同样的礼仪,便如同一家人般亲近。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精妙之处:

1. "疆理虽重海"用地理距离做对比
- "重海"形容像大海一样遥远的距离
- 强调物理上的分离和阻隔

2. "车书本一家"用文化认同消弭距离
- "车书"代指交通工具和文字,象征文明交流
- "一家"的比喻打破地理界限
- 点明文化认同比地理距离更重要

3. 核心思想:文化的力量
- 真正的亲近不在于住得多近
- 而在于是否共享同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 只要文化相通,天涯若比邻

这个句子精妙地展现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文化认同能够超越地理隔阂的深刻道理。直到今天,这种重视文化纽带而非地理距离的思想,仍然能引发我们的共鸣。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