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忧愁时看到的黄昏景象,用极简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愁凝处"直白点出这是人发愁时呆立的地方——可能是窗前、路口或任何让人陷入沉思的角落。"凝"字用得巧妙,既像愁绪凝结在空气中,又像人因忧愁而僵立不动。
后句"渺渺残照红敛"像电影镜头:远处夕阳的余晖正在收敛最后那抹红色,"渺渺"让光晕显得朦胧遥远,"敛"字把夕阳拟人化,仿佛晚霞也懂得悄悄收拢光芒。这种渐渐暗淡的天色,恰好呼应着人心里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低落情绪。
最妙的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没有直接说"我很难过",而是让天空的暮色替人说话。当内心的愁闷与外界的暮色交融时,读者能同时看到两幅画面——眼前逐渐暗下去的晚霞,和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郁。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比直白喊"我好愁"要含蓄有力得多。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