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现代解析
这句“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描绘的是一种潮湿的生活场景,背后藏着古人细腻的观察和无奈的生活智慧。
1. 字面意思
“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得要用炉烟反复烘烤”——就像住在山脚的老房子,地面返潮,衣服总也晾不干,只能靠炉子生火去湿气。一个“费”字道出了麻烦:炉烟要耗费柴火,烘衣要耗费时间,日子过得琐碎又折腾。
2. 隐藏的困境
表面写潮湿,实则写生活的不易。低洼之地本就不宜居住,加上山体遮挡阳光,湿气更难消散。这种环境里,连保持衣物干燥都成了奢侈,暗喻人在恶劣条件下为基本生存付出的额外代价。
3. 诗意的反差
炉烟本可用于煮茶焚香,风雅之事,这里却被迫用来烘衣服。这种“大材小用”的对比,让平凡的生活窘境透出一丝幽默,也让人看到古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再狼狈的事,用诗的语言说出来,便有了别样韵味。
4. 现代共鸣
今天读到这句,依然能联想到南方梅雨季的烦恼,或底层劳动者为生活奔波的辛酸。短短十个字,把人与环境的对抗、琐碎中的坚韧,凝练成了跨越时空的生存图鉴。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