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跋子瞻和陶诗》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现代解析

这句古文讲的是苏东坡(子瞻)被贬到岭南时,当时的宰相(时宰)想趁机害死他的故事。

简单理解:
1. 背景:苏东坡因政治斗争被贬到岭南(当时是蛮荒之地,条件艰苦),说明他失势了。
2. 阴谋:宰相想借机“杀之”,不是明着动手,而是利用贬谪的折磨让他死(比如恶劣环境、疾病、精神打击)。
3. 冲突:短短一句,既点出苏东坡的困境,又暴露了权力斗争的黑暗——对手连落魄的政敌都不放过。

魅力所在:
- 悬念感:没说结局,留白让人联想苏东坡如何应对。
- 讽刺性:宰相表面合法贬官,实则心狠手辣,揭露官场虚伪。
- 历史共鸣:古今职场/斗争中,失势者被“踩一脚”的现象,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总结:用10个字讲清了一场权力碾压,既有故事性,又让人看到人性的阴暗面。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