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小景,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鲜活的生命力。
前半句"高柳下来垂处绿"像镜头俯拍:高大的柳树垂下柔枝,新绿的嫩叶像一串串小铃铛挂下来。"垂处绿"三字巧妙抓住柳条最鲜嫩的部位,让人仿佛看见春风中那抹鲜亮的绿意正在枝头流淌。
后半句"小桃上去末梢红"立刻切换成仰视视角:矮小的桃树奋力向上生长,枝梢顶端冒出点点红蕾。"末梢红"精准捕捉到桃花初绽的瞬间,那抹羞涩的红在枝头跃动,仿佛踮着脚尖向春天打招呼。
两句通过"高柳"与"小桃"、"下来"与"上去"的对比,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感。颜色上"绿"与"红"的碰撞,就像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最妙的是"垂处绿""末梢红"这两个动态描写,让静止的植物突然有了生长姿态,我们似乎能看见绿色顺着柳枝流淌,红色沿着桃枝攀升,整个画面充满向上生长的生命力。
这种观察入微的描写,让我们发现:原来最美的春色不在远处,就在抬头低头间那些寻常草木的生长细节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