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令尊前见玉箫。

出自 宋代 晏几道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现代解析

这句词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邂逅场景,用现代语言可以理解为:

"在酒宴的座位前,我遇见了那位如玉般清透、箫声般动人的女子。"

1. 画面感:短短七个字就构建出两个生动画面——"小令尊前"是热闹的酒席,"玉箫"是清雅的女子形象,一动一静形成反差美。

2. 双关妙用
- "玉箫"既指女子肌肤如玉,又暗喻她可能擅吹箫(古代才女的象征)
- "见"字藏着惊喜感,像是蓦然回首的惊艳

3. 留白艺术
- 不直接写女子多美,用"玉"让人联想温润光泽
- 不说如何心动,用"小令"(短曲)暗示这是一见钟情的短暂美好

这种写法就像现在用"在咖啡厅遇见一位月光般的姑娘",用具体物象代替直白描述,让人更有想象空间。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