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出自 宋代 范仲淹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冥。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 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 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
“众人之浊我可清”意思是:当周围的人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时,我依然能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原则。这里的“浊”可以理解为浮躁、盲目或迷失方向的状态,而“清”则代表内心的澄明、独立判断和坚守本心。
“千日之醉我可醒”进一步强调这种定力:哪怕长期处在令人沉迷的环境(比如享乐、诱惑或错误的风气中),我也能及时醒悟,不被迷惑。“千日之醉”比喻长期的麻痹或沉溺,“醒”则是跳出困境的清醒和自觉。
精髓在于:
1. 不盲从的勇气——在群体迷失时敢于做“少数清醒的人”;
2. 持久的自律——即使长期面对诱惑或压力,依然能守住底线;
3. 主动的选择——清醒不是被动运气,而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这句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练的语言戳中了人性共同的挑战:如何在环境中保持自我。直到今天,这种对“独立精神”的呼唤依然能引发共鸣——比如面对网络跟风、职场内卷或社会浮躁时,能否像诗句中那样“清”且“醒”,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