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静静伫立,看着街市灯火渐次亮起的画面。它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三个层次的美:

1. 时间的沉淀感
"立多时"三个字像电影的慢镜头,让人感受到观察者放慢脚步、抽离忙碌生活的状态。这种停留不是匆匆一瞥,而是带着沉浸式的观察。

2. 光影的魔法时刻
"黄昏"这个特殊时段,白昼与黑夜交替,自然光与人造光交融。此时看灯火,会比深夜更鲜活,比白昼更温暖,就像现实与梦幻的交界处。

3. 市井的生命力
"灯火市"不是静止的风景,每个亮起的窗口都可能藏着故事。诗人没有写具体人物,但灯火本身就是人间烟火的代言,让冷清的黄昏突然有了温度。

这种写法高明在:诗人把自己变成"人形摄像机",不直接抒情,而是用"站立-观看-灯火"三个动作镜头,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既孤独又温暖,既抽离又投入的复杂感受。就像我们下班路上突然被某个瞬间打动,停下脚步发会儿呆的状态,古今人类的情感在此刻是相通的。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