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出自 唐代 温庭筠 《拂舞词》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骖驔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的音乐场景,核心在于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复杂的情感。

1. 二十三弦的哀伤
“二十三弦”指的是古筝(或类似乐器),琴弦多暗指曲调复杂。诗人不直接说“音乐悲伤”,而是用“何太哀”的反问,让读者感受到琴声的哀切仿佛有了重量——弦越多,悲伤越浓,像无数条细线勒在心头。

2. 劝停的脚步
“请公勿渡立徘徊”像按下暂停键:有人正要渡河(或比喻人生抉择),却被琴声硬生生拦住。琴声的哀伤太沉重,连旁观者都忍不住喊“别走了!”,而听者更是犹豫徘徊。这里把无形的音乐变成一堵“情绪之墙”,挡在了现实行动的面前。

诗句的魅力在于用声音困住人的瞬间:琴弦的震动、脚步的停滞、内心的挣扎,全部凝固在一个画面里。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体验——比如突然听到一首老歌愣在原地,这句诗正是捕捉了这种“被情绪击中”的微妙状态。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