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非常朴素的语言,传递了深沉的牵挂和悲凉。
“正字不知温饱未”像是在说:那位正直清廉的官员(“正字”指代清贫的官职),现在有没有吃饱穿暖?诗人用最日常的“温饱”问题,表达对友人处境的担忧——可能对方正过着贫苦的生活,甚至诗人自己也无法确定。这种牵挂显得特别真实,像普通人惦记亲友时最本能的关心。
“西风吹泪古藤州”则转向画面感的渲染:冷冽的西风(象征萧瑟、孤寂)吹过古老的藤州,仿佛连风都带着泪水。这里没有直接说“我很难过”,而是用风吹泪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声的悲痛。藤州的“古”字更添苍凉,仿佛连地方都浸透了历史的哀愁。
精髓在于:诗人用最平凡的语言(温饱、西风)和最具体的意象(流泪的风、古老的藤州),把对友人的惦念和世道的悲凉糅合在一起。不夸张,不华丽,却让人读后心头一颤,仿佛能看见那个在寒风中忧心忡忡的身影。这种含蓄而深刻的情感表达,正是古诗打动人的地方。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