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爱莼羹美。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蓦山溪·湖平春水》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现代解析
“独爱莼羹美”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就好这一口莼菜汤的鲜味”。它像一句接地气的美食宣言,背后藏着三层生活智慧:
1. 专一的热爱
“独爱”不是挑剔,而是清醒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像有人只钟意妈妈煮的番茄蛋汤,别人觉得普通,对他却是无可替代的味道。这种不跟风的偏爱,反而活出了自己的个性。
2. 简单的幸福
莼羹在古代就是一道滑溜溜的野菜汤,没有山珍海味的贵重。这句话提醒我们:真正的享受未必昂贵,可能就藏在一碗清润的汤里。喝的是滋味,更是知足常乐的心态。
3. 乡愁的味道
莼羹在古诗文中常代表江南风味。说这句话的人,可能像现代人怀念老家巷口的豆浆油条,用味觉保存着对故乡的记忆。食物成了情感的密码,一口就能唤醒乡情。
这种表达妙在“以小见大”——用日常饮食的偏好,悄悄传递了人生选择、生活哲学和情感寄托。就像现在人说“就馋这口火锅”,简单的五个字,可能是对辣味的执着,对朋友围炉的热闹怀念,或是漂泊时对家乡味的眷恋。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