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出自 两汉 曹操 《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隐士或修道者的超脱生活,用三种风雅的意象传递出高洁的志趣:

1. "食芝英"
吃灵芝的花瓣——灵芝在古代象征仙药,这里不是真的强调吃珍稀食物,而是用"以仙草为食"的想象,表现主人公远离俗世烟火,追求长生纯净的生活态度。

2. "饮醴泉"
喝甘甜的泉水——山间最清澈的泉水自带清甜,比作美酒(醴泉原指甜酒),暗示不贪恋人间酒肉,只取自然馈赠的淡泊心境。

3. "柱杖桂枝佩秋兰"
拄着桂枝拐杖,衣襟别着秋兰——桂枝和兰花都是高洁植物的代表。这里用"挂着香草行走"的生动画面,让人直接感受到主人公身上散发的自然清香,隐喻其品德如香草般芬芳不俗。

整体魅力
不用一句直白的说教,仅通过三个充满仙气的日常动作,就构建出一个遗世独立的形象。古人认为精神修养会外化成生活方式,这句诗正是用"吃仙草、饮甘露、佩香草"的具体行为,让读者自然联想到主人公清雅脱俗的精神世界。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比直接夸耀品德更含蓄有力。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