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画面:一个人小心翼翼地说话,生怕声音太大惊扰了天上的神仙。它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了三个层次的精妙之处:
1. 画面感极强
就像我们踮着脚在图书馆走路,或者深夜回家怕吵醒家人时的样子。诗人把这种日常的谨慎放大到"天上人"的尺度,让平凡的举动突然有了神话色彩。
2. 藏着双重想象
表面是怕吵到神仙,实际透露了两个有趣信息:一是说话者可能处在离天很近的高处(比如山顶楼阁),二是暗示天上真的住着能被惊动的仙人。这种不说透的写法,比直接描写"我站在高楼看见云海"更有味道。
3. 现代依然适用
今天虽然我们知道天上没有神仙,但这种"不敢打扰"的心情依然常见——比如在星空下不自觉放轻脚步,面对壮丽自然时的敬畏,或者遇到美好事物时的小心翼翼。诗句捕捉的正是这种人类共通的细腻情感。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