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惬意的黄昏景象,用日常可见的事物传递出细腻的生活情趣。
"一帘晚日看收尽"像用手机延时摄影记录夕阳——竹帘缝隙间,看着太阳一点点沉下去,仿佛天空正在温柔地收起它的金光画卷。这个"收"字用得特别妙,把自然现象变成了有温度的动作,让人联想到母亲折叠晾晒好的衣物般从容。
"杨柳微风百媚生"则是动态的特写镜头:杨柳枝在微风里轻轻摇摆,每一根枝条都像舞蹈演员即兴发挥,展现出不同的优美姿态。"百媚"这个词用得鲜活,把杨柳拟人化成含笑的少女,让人感受到微风拂过时那种层层叠叠的生命律动。
两句组合起来,前句是宏大的落日舞台,后句是细腻的地面表演,用大小镜头的切换,把黄昏时分那种既壮丽又温柔的双重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最难得的是,诗人用如此简单的日常元素——竹帘、夕阳、杨柳、微风,就构建出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诗意世界,这正是古典诗歌"平凡中见神奇"的魅力所在。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