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出自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八节》

译文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儿子。

注释得乎:相处融洽的。

赏析表示为人子一定要对父母孝顺恭谨。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今天的大白话来理解,核心讲的是亲情与做人的根本关系。

前半句"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是说:如果得不到父母真心的认可和接纳,这个人本质上就没能真正"成人"。就像一棵树苗得不到根系的滋养,外表再高大也是空心的。这里的"得"不是表面顺从,而是指建立起真诚的情感连接——父母打心底觉得你是个有温度、懂感恩的人。

后半句"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更直白:对父母连基本的尊重和体谅都做不到,就配不上"子女"这个身份。就像员工不守岗位职责就该被辞退,为人子女也有最基本的"岗位要求"——这里的"顺"不是愚孝,而是指能站在父母角度考虑问题,比如体谅他们的唠叨是关心,理解他们的固执是怕被时代抛弃。

这两句话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亲情关系拆解成双向责任:父母要给孩子真正的接纳(得),子女要对父母有真诚的尊重(顺)。就像银行账户,光取不存迟早破产。现在很多人抱怨代沟,往往就是一方只会索取"你得理解我",另一方只会要求"你必须听我的",完全违背了这个古老的智慧。真正的亲情,应该像跳交谊舞——有进有退,互相配合,才能跳出生活的韵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