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出自 宋代 苏轼 《减字木兰花·春月》

译文不像秋日的月光,执着地照着离别之人,引两地伤情。

注释秋光:秋月。离人:离开家乡与亲人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词人用月色、梅花等意象,构成清幽恬静的环境氛围,月色皎洁明净,所照之处冷浸一片银色,词人不经物我两忘,陶醉在这优美安谧的境界之中。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将秋日阳光与离人(离别的人)的心境联系在一起,传递出一种深沉的伤感。

1. “不似秋光”
秋光通常给人清冷、萧瑟的感觉,但这里却说“不似秋光”,意思是眼前的景色或光线连秋光都不如——比秋光更让人感到凄凉。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强调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孤寂。

2. “只与离人照断肠”
“离人”指离别的人,他们本就因分离而痛苦;“照断肠”是说光线(可能是月光、夕阳等)照在离人身上,更添愁绪,甚至让人肝肠寸断。这里的“照”不是温暖的照耀,而是一种无情的映照,仿佛连光都在加重离人的悲伤。

整句的精髓
诗人通过秋光与离人的对比,把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让光线成为情绪的催化剂。明明是无情的自然现象,却仿佛懂得离人的痛苦,故意用冷清的光加重他们的哀愁。这种写法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读来格外动人。

魅力所在
- 画面感强:短短几个字,勾勒出冷清的光线下孤独的身影。
- 情感深刻:不直接说“我很伤心”,而是借光线表达,更含蓄有力。
- 引发共鸣:任何人经历过离别,都能体会这种“连光都在欺负我”的细腻感受。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