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出自 元代 张可久 《卖花声·怀古》

译文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

注释阿房: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以北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赏析此句运用了三个典故,一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二是西晋富豪石崇筑金谷园行乐,三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三个历史典故,像放电影一样带我们看尽繁华背后的沧桑。

第一幕"阿房舞袖":秦始皇建的阿房宫里,舞女们甩着丝绸袖子跳舞,极尽奢华。但这么豪华的宫殿,最后被项羽一把火烧了。

第二幕"金谷起楼":西晋首富石崇的金谷园里,不断盖起新楼阁,炫富斗阔。结果他因财富招祸,最后被人害死。

第三幕"隋堤龙舟":隋炀帝为了下江南,在运河边种满柳树,用锦缎缆绳拴龙舟。这么折腾百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诗人把这三个不同朝代的故事串在一起,就像给我们看了三段历史纪录片。表面写的是歌舞楼台、柳树龙舟的热闹场面,实际在说:所有劳民伤财的奢侈享受,最后都逃不过衰败的命运。这种不说教、用画面讲道理的方式,比直接批评更有冲击力,让人看完自动就明白"骄奢淫逸必败亡"的道理。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