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两种花在不同地点的飘飞景象,通过对比传递出季节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深意。
前半句"梅花大庾岭头发":大庾岭是古代南北交通要道,梅花在此盛开,既点明早春时节,又暗含游子行至边关的苍茫感。梅花在苦寒中绽放,象征着坚韧品格,而"发"字让静态的花朵有了动态的生命力。
后半句"柳絮章台街里飞":章台街是长安繁华之地,柳絮纷飞暗示暮春景象。柳絮轻盈无根,既写实景又暗喻人生漂泊。"飞"字与前半句的"发"形成呼应,但氛围从山野苍劲转为都市柔美。
两句通过梅花与柳絮、山岭与街市的对比,形成时空的交错感:既展现自然节令更替(梅花谢后柳絮飞),又暗含人世沧桑(从边塞到都城)。不用直接抒情,仅用意象并置就传递出对光阴流逝、人生浮沉的感慨,这正是古典诗歌"以景传情"的妙处。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