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出自 唐代 刘皂 《旅次朔方》

译文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千里迢迢渡过桑乾河,而今并州已经成了我的第二家乡。

注释无端:没有缘由,不知为什么。桑干水:即桑干河,源出西北部管涔山,向东北流入河北官厅水库,相传,在每年桑椹成熟时干涸,故有此名。

赏析此句写诗人再渡桑干,回头望着东边愈去愈远的并州之时,意外地涌动着另外一种思乡情绪,写出诗人真实而又微妙的心理感受。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游子矛盾又深情的思乡之情,用最朴实的场景传递出漂泊者的心声。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人已经离开家乡很久,在外漂泊谋生。当他好不容易在并州(今太原一带)安顿下来,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时,命运却再次让他渡过桑干河继续远行。这时他回头望向来时路,突然发现:曾经暂住的并州,此刻竟比真正的故乡更让他牵挂。

这种情感就像现代人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打拼:当你在北上广深生活多年后,某天因工作调动又要去往另一个城市,这时你可能会突然发现,曾经觉得陌生的北上广深,现在反而成了最让你不舍的"家"。诗中"无端"二字道出了命运的无奈——漂泊从来不由人选择;而"却望"的转折,则生动展现了人对"家"的认知会随着经历改变。

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家",而是通过地理位置的转换(渡河回望),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层层递进的乡愁:故乡是根,但生活过的他乡也会成为新的情感寄托。这种对"故乡"概念的重新定义,让诗句超越了时空,至今能引起所有异乡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