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洒脱自在的夜晚场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诗人暂住在东山,向大自然"赊账"借来了月光。这里的"赊月色"用得很妙,把月光比作可以临时借用的美酒或财物,既表现了月光的温柔可亲,又突出了诗人随性而为的性格。他不说"赏月"而说"赊月",让整个画面顿时活泼起来。
后一句是说,他和朋友(泉明)整夜饮酒高歌,用歌声为友人送行。"酣歌一夜"四个字就让我们仿佛看到:皎洁月光下,几个知己举杯畅饮,放声歌唱,完全沉浸在当下的快乐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整句诗的精髓在于:
1. 把寻常的月夜送别写得妙趣横生,"赊月色"的想象既新鲜又贴切
2. 通过"酣歌""一夜"等词,传递出真挚的友情和及时行乐的洒脱
3. 短短十四个字就勾勒出月光、歌声、美酒、友人等丰富意象,画面感极强
这种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又充满生活情趣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