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出自 宋代 刘辰翁 《兰陵王·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后萧瑟破败的画面,用三个镜头传递深沉的物是人非之感:

1. "乱鸦过"——成群的乌鸦杂乱飞过,像黑色的碎片划过天空。乌鸦在古诗里常象征荒凉,这里暗示战火刚熄的肃杀氛围,仿佛能听到乌鸦刺耳的鸣叫。

2. "斗转城荒"——北斗星转向(暗示时间流逝),城池已变得荒芜。将星象变化与人间沧桑并置,形成巨大时空跨度,让人联想到这座城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野草丛生。

3. "不见来时试灯处"——最扎心的一笔:当年满城张挂彩灯的喜庆景象再也找不到了。"试灯"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见昔日百姓为佳节提前调试灯笼的温馨场景,与眼前的废墟形成强烈反差。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乌鸦、星斗、空城这些意象的蒙太奇组合,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种"想当年繁华,看今日废墟"的锥心之痛。就像用镜头语言记录灾难后的城市:天上飞过乌鸦,地上断壁残垣,镜头最后定格在记忆中灯火通明的街市位置——如今只剩一片黑暗。这种含蓄的写法比直接哭喊更令人揪心。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