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自然奇景,用两个问题带领读者想象天地间最震撼的画面:
1. 开天辟地的力量
"谁凿破"三个字像突然抛出的谜题——高耸入云的昆仑山仿佛被巨人用斧头劈开,让人瞬间联想到神话中盘古劈开混沌的场面。这种故意不说破的写法,反而让读者在脑海里自动补出更壮观的画面。
2. 怒涛咆哮的动感
后七个字是镜头突然拉远:滔天巨浪不是慢慢涌来,而是"拍"向天空,像千万匹白马同时扬起前蹄。这里的波浪没有具体尺寸,但"无边"和"拍天"的组合,让人感觉海浪几乎要打湿云朵。
最妙的是两句的对比:前句写静穆高山却暗含破坏力,后句写动荡海浪反而显出永恒感。就像用无人机先拍巍峨雪山,突然切换到风暴中的海面,这种视觉冲击让自然界的两种极致力量在短短十四字里对撞出火花。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