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出自 金朝 元好问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译文他们的感情即使“海枯石烂”情缘仍然长存,但被迫死去的幽恨是黄土无法掩埋的。

注释幽恨:深藏于心中的怨恨。

赏析此句说明情缘之坚不可摧、历久弥新,彰显出爱情超越时空的坚贞与执着。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直白的比喻道出了爱情的永恒与遗憾的深刻。

"海枯石烂情缘在"就像在说:就算大海干涸、石头腐烂(比喻时间再久远),我们的感情依然存在。这里用夸张的自然现象反衬感情的坚固,就像现代人说"爱你到世界末日"一样生动。

"幽恨不埋黄土"则刻画了另一种情感:那些说不出口的遗憾(幽恨),连黄土都掩埋不了。这里的"黄土"既指坟墓,也象征时间流逝,但遗憾却比生命更长久,像刻在心底的疤。

两句对比强烈:前句是明亮的永恒,后句是阴郁的执念。诗人用"海枯石烂"和"黄土"这些接地气的自然意象,把抽象的感情变得可视可感。就像用"心如刀割"形容痛苦一样,让读者瞬间共鸣。

这种表达的魅力在于:它不说"爱很长久""恨很难忘",而是用画面感极强的场景,让你自己体会感情的重量。就像现代歌词"把爱写成不朽的传说",都是用具体事物让抽象情感落地。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