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吟冻雁,嘲饥鹊。人已老,欢犹昨。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现代解析
这句古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少年骑马逐猎图,我们可以拆解为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画面动感十足
"骏马跑得像闪电,猎犬(韩卢)追得尘土飞扬"——用极简的文字让读者仿佛听到马蹄声、看到扬起的尘土。少年骑马不是慢悠悠地溜达,而是充满爆发力的"走"(这里指快速奔跑),整个画面像快镜头一样充满动感。
2. 巧妙运用典故
"韩卢"是古代有名的猎犬,"东郭"让人联想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地点。作者不直接说"打猎",而是用这两个元素让读者自己联想出:少年带着名犬在郊野纵马驰骋的豪迈场景,比直白描述更有味道。
3. 少年意气风发
整个句子没有直接写少年表情,但通过"骏马狂奔+猎犬追猎"的组合,一个张扬着青春活力、带着几分傲气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特别是"掀"字用得妙,既写实(马蹄掀起尘土)又写意(展现少年搅动风云般的气概)。
这种写法就像现代电影里的经典镜头:不拍人脸,只拍马蹄踏碎落叶、猎犬飞跃草丛,观众自然能感受到人物的意气风发。短短13个字,既有动作大片般的视觉冲击,又留给人想象空间,这就是古典文学"用字如金"的魅力。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