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出自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

译文出自《神秀偈》,用于教育人光明正大。人的身体如同一棵菩提树,人的心灵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

注释明镜台:明镜台因为惠能的典故成为佛性的代称。

赏析“明镜台”比喻心之本性明净纯洁,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洗涤俗世杂念,使心性永远保持光明。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两个简单的比喻,把人的身心比作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传递了深刻的修行智慧。

"身是菩提树":菩提树是佛陀悟道时依靠的树,这里把身体比作一棵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像大树一样端正安稳。就像树要扎根才能生长,人也要保持稳定的姿态,不轻易被外界干扰。

"心如明镜台":把心比作擦干净的镜子,强调内心要像镜子一样明亮干净。镜子能真实反映面前的东西,但本身不会留下痕迹。这是在提醒我们,面对外界纷扰时,内心要像镜子那样保持清醒,事过不留痕。

这两句话合起来讲的是修行的基本功:身体要稳得住,内心要放得空。就像学生上课时既要坐姿端正(身如树),又要专心听讲不分心(心如镜)。这种状态不是要人变成木头,而是教我们在复杂生活中保持内在的平静,既认真对待每件事,又不被杂念牵着走。这种智慧对现代人处理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同样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