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出自 元代 张可久 《满庭芳·客中九日》
译文昏冥冥灯光暗淡,游子漂泊他乡,夜深闷坐归乡之心油然猛涨。
注释剑花:指灯心的余烬结为剑花形。归心壮:谓思归心情强烈、旺盛。
赏析此句情调凄冷,渲染出一片孤独和凄凉的氛围,“又是他乡”一句,点明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处境,表达出诗人漂泊中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寒夜独坐、思念家乡的场景,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孤独与乡愁。
"剑花寒"用三个字构建出鲜明的视觉感——寒冷的冬夜,烛火或剑刃上凝结的霜花泛着冷光,既点明环境,又暗示人物内心的孤寂。"夜坐归心壮"是全句核心:长夜独坐时,思乡之情会像潮水般突然变得强烈("壮"字用得巧妙,把抽象的情绪写得有冲击力)。最后"又是他乡"像一声叹息,用"又"字强调这种漂泊已成常态,平淡中透着无奈。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想家",而是通过寒夜、烛花、独坐等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戳心的思念。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白的抒情更有感染力,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离乡时的影子。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