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无梦到长安。

出自 金朝 段成己 《鹧鸪天·谁伴闲人闲处闲》

谁伴闲人闲处闲。梅花枝上月团团。陶潜自爱吾庐好,李白休歌蜀道难。
林壑静,水云宽。十年无梦到长安。五更门外霜风恶,千尺青松傲岁寒。

现代解析

“十年无梦到长安”这句诗看似简单,却藏着深沉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时间的重量
“十年”不是普通的数字,它代表漫长的等待或漂泊。就像现代人说“十年没回家”,一听就知道背后有故事。诗人用时间长度暗示某种坚持或无奈。

2. 梦的缺席
正常人都会梦到牵挂的地方,但诗人却说“无梦”。这种反常反而更强烈——要么是绝望到不敢做梦,要么是思念太深,连梦境都显得苍白。就像极度想念一个人时,反而会避开相关的话题。

3. 长安的象征
长安不仅是城市,更代表着理想、仕途或重要的人。今天我们可以替换成“北京”“上海”或“故乡”,根据不同语境,它可能是未实现的抱负、回不去的家乡,或是忘不掉的人。

精妙之处在于:诗人用“没有梦”来表达最深的思念,用“十年空白”来凸显内心的波澜。就像有人说“我早就不想他了”——越是强调忘记,往往记得越深。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接写“我好想长安”更有感染力,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段成己

段克己弟。两人同为(1230)。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