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花犯·小石梅花》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唯美又略带遗憾的冬日画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画面还原:
大雪覆盖了高大的树木,远远看去,就像一床雪白的棉被盖在香炉上。这里用"香篝"(熏香用的炉子)比喻被雪包裹的树冠,"素被"形容厚实的积雪,瞬间让静止的雪景有了生活气息。

精妙之处:
1. 矛盾的美感:明明是大雪压枝的寒冷场景,诗人却联想到温暖的"熏香"和"棉被",冷与暖的反差让画面更生动。
2. 动态错觉:积雪本是静止的,但"熏"字让人仿佛看到热气袅袅,给雪景增添了朦胧的动感。
3. 隐藏的遗憾:用"可惜"开头,暗示这样绝美的雪树难得一见,也暗含对美景易逝的惋惜,就像香炉的烟终会散去。

现代类比:
就像我们突然看到路灯下的雪花像钻石飞舞,忍不住拍照却拍不出实景的震撼,这种"亲眼所见才知多美"的遗憾,和古人看到雪树时的感叹是相通的。诗人用家家都有的香炉和被子作比,让普通人也能立刻想象出那种晶莹剔透的美。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