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空阔江面的夜景:月亮突然从云层中探出,清冷的月光倾泻在江面上,原本清晰可见的江路(可能是船只航行的水道)在云雾和水汽中忽然变得模糊难辨。
诗人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三个精妙的动态变化:
1. "正见"二字让读者瞬间代入观察者角色,仿佛亲眼看见月亮突然出现的瞬间惊喜
2. "失江路"的"失"字用得极为传神,不是简单的"看不见",而是强调原本存在的航道突然消失的错愕感
3. "云水苍茫"四个字既写景又抒情,云雾与江水交融的混沌景象,暗喻人生中那些突然陷入迷茫的时刻
最打动人心的是这种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的巧妙呼应——就像我们常常在人生路上走着走着,突然被命运的迷雾笼罩,但转瞬间又可能像那轮明月一样,在迷茫中遇见新的光亮。诗人把这种每个人都体验过却难以言说的微妙感受,用江月云雾的意象精准地呈现出来。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