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出自 唐代 孟郊 《汴州留别韩愈》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非常生活化的画面,传递了古代游子漂泊的辛酸。"四时不在家"是说一年四季都在外奔波,根本回不了家;"弊服断线多"则用破衣服上密密麻麻的断线头,形象地展现生活的困顿——衣服破了没人补,线头散乱也没人管。两个细节就像特写镜头:前句是时间上的孤独,后句是物质上的狼狈,共同勾勒出一个有家难归、自顾不暇的流浪者形象。最妙的是"断线多"这个观察,既写实(旧衣服确实容易脱线)又暗含深意——衣服的线断了,和家乡的联系也"断"了,一根根线头就像剪不断的愁绪。这种把深刻情感藏在日常琐事里的写法,比直接喊"我好苦"更有感染力。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