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蕙图

二月忽已迈,庶草三春时。
九畹有馀秀,百亩多芳蕤。
光风转幽馥,湛露增华滋。
筼筜拂琨璞,揭车被留夷。
朋从汇如故,气质相交䕻。
手抚宣尼琴,再诵骚人词。
时哉未终老,荪芷来何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兰草繁茂的画卷,通过自然景物传递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前六句写景:二月匆匆过去,三春时节百草生长。大片兰草("九畹""百亩"是夸张说法)绽放秀色,阳光和露水让它们更显芬芳滋润。这里用"光风"(晴日里的风)和"湛露"(浓重的露水)营造出清新明亮的氛围,突出兰草的雅致。

中间四句由景及情:竹林轻拂美玉般的石头("琨璞"),香草("揭车""留夷")相互依偎。诗人说朋友间的情谊就像这些植物一样,气质相投、和谐共生。这里用自然景物比喻人际关系,强调志同道合的重要性。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一边弹琴("宣尼琴"代指高雅音乐),一边吟诵屈原的诗词("骚人"指屈原),感叹时光易逝,但象征君子的香草("荪芷")迟迟未至,隐约流露出对理想人格的期待和时不我待的焦虑。

全诗亮点
1. 通篇用香草作喻:兰草、揭车、留夷、荪芷等植物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美德,诗人借此表达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2. 明快与深沉交织:前半段写春景生机盎然,后半段转向对时光和理想的思考,形成情绪起伏。
3. 巧妙化用典故:屈原的《离骚》常用香草喻君子,诗人通过"骚人词"与之呼应,让熟悉典故的读者能会心一笑。

总结:这首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青绿山水画,表面是赞美春日兰草,实则寄托了诗人对纯洁友谊、高尚人格的向往,以及在时光流逝中对理想的坚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