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管季衡赴省

酌君以江南腊酿之酒,祝君以古戎秋芳之兰。
饯君以慈恩千佛之笔,赠君以洪鈩九转之丹。
酒呼美禄壮行色,兰取剩馥香人寰。
笔将披腹写今古,丹可换骨超仙凡。
霜晴水瘦过滟澦,春和花发登长安。
妙龄翰墨富摛藻,肯堂源委从巍冠。
珊瑚文采世所贵,玉树潇洒人争看。
出门西笑著鞭去,郄林许我高枝攀。
湘灵诗成看神助,论秦赋汉从容间。
大对尧阶丹地前,细陈蜀道青天难。
已然遄往证屡恶,方来未菊忧多端。
当思头目我吴楚,罔忽腹背皆夷蛮。
粒珠束桂楮烂贱,鱼頳嗟维艰。
马老伏枥筋力尽,剑新出匣锋铓寒。
维国大宝一个信,维民司命一分宽。
挽回线脉冀天鉴,生意庶可岷峨还。
直须建策迈晁董,无愧名第联欧韩。
胪传可卜庆云见,会见喜色盈天颜。
宫袍新赐歇弁弃,昼锦归博庭闱欢。
乡闾相贺宝坊又一瑞,益使天下钦湘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为送别友人管季衡赴京赶考而作,全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深情祝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 送别的仪式感
诗人用四件珍贵礼物为友人饯行:江南美酒、古戎兰花、慈恩寺佛笔、道家仙丹。这些不是普通礼物,而是象征性的祝福——美酒壮行色,兰花留清香,佛笔写锦绣文章,仙丹助超凡脱俗。这种充满想象力的送礼方式,比直接说"祝你成功"更有诗意。

2. 对才华的赞美
诗中用"珊瑚文采""玉树潇洒"形容管季衡的才华出众,说他年纪轻轻就文采飞扬("妙龄翰墨富摛藻"),像西晋才子潘安一样引人注目。特别提到"湘灵诗成看神助",暗示他的诗文如有神助,这是对朋友文学造诣的最高肯定。

3. 对考试的期待
诗人想象朋友考试时的场景:在皇宫丹墀前对答如流("大对尧阶"),细说蜀道艰难比喻治国之难。用汉代晁错、董仲舒("晁董")和宋代文豪欧阳修、韩琦("欧韩")作比,希望朋友能像这些历史名臣一样提出治国良策。

4. 深层的政治关怀
除了考试,诗人更期待朋友心系天下:"当思头目我吴楚"提醒要关心江南百姓,"维民司命一分宽"强调为官要宽厚仁爱。这些叮嘱超越了普通送别诗,体现出宋代文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5. 成功的预言
结尾充满喜庆画面:预言朋友会高中皇榜("胪传可卜"),想象他穿着宫袍衣锦还乡("昼锦归博"),使家乡湘山更添光彩。这种乐观预言既是对朋友的鼓励,也反映出宋代科举制度下文人对功名的普遍向往。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送别,更是通过送别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人理想——既有金榜题名的个人追求,也有治国安邦的社会责任感。诗人用"换骨丹""晁董策"这些意象,巧妙地把考试成功与人生境界提升联系起来,让普通的送别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