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金陵沈年伯母

君不见沈氏母,半世心如熊胆苦。良人蚤背二孤稚,课读灯前数夜鼓。

凤毛五色一朝成,九万飞如大鹏怒。衔来阁下紫泥书,婉转双龙护天语。

旁人羡母母反悲,曲房掩袂泪如丝。夫君墓树堪作柱,那得见儿身贵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沈母的坚强母亲,含辛茹苦把孩子培养成才的故事。

开头用"熊胆苦"比喻沈母半辈子的艰辛——就像吃苦涩的熊胆一样。她丈夫早逝("良人蚤背"),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二孤稚"),深夜还在灯下督促孩子读书("课读灯前数夜鼓")。

后来孩子终于成才("凤毛五色"是比喻杰出人才),像展翅高飞的大鹏鸟("九万飞如大鹏怒"),还当上了大官("紫泥书"指皇帝诏书,"双龙"指诏书上的龙纹)。

最感人的是最后四句:别人都羡慕她,她却躲在房里流泪。因为她丈夫墓前的树都长到能做柱子了(说明丈夫去世很久),可惜没能亲眼看到儿子出息的一天。

全诗用对比手法:
- 前半写母亲的苦,后半写儿子的成功
- 别人羡慕和母亲悲伤形成反差
- 儿子飞黄腾达与父亲早逝形成对比

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读者在感动之余,也体会到人生无常的辛酸。

0